W3C中国

W3C中国将参与CEO-LD项目 推动地理覆盖与对地观测中的互联时空数据标准化

英国政府 (UK Government) 国际科学协会理事会CODATA2015年7月31日,由中英两国多家机构共同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互联数据中的地理覆盖与对地观测(Coverages and Earth Observation in Linked Data,CEO-LD)”正式获批。本项目由CODATA(国际科学协会理事会数据理事会)参与协调,并得到了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战略方案及双边项目基金及英国驻中国大使馆的支持。W3C中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次作为项目的中方合作成员参与了该项目。共同参与项目的中方合作伙伴还有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CODATA中国等。

空间数据对于诸多人类的探索活动至关重要。显然,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使这些数据更加容易地与基于Web的数据集和服务更容易的整合。中国与英国在遥感及对地观测方面的技术发展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双方在该领域都有着众多的科研及商业项目,以最大程度的利用来自太空空间的海量数据。在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的领导下,CEO-LD项目汇聚了来自中英两国致力于研究如何在Web上以最佳方式分享及利用数据的研究人员。这些研究人员将通过参与W3C与开放地理空间联盟(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 OGC)的合作平台,即Web空间数据工作组(Spatial Data on the Web Working Group)探索互联数据中的地理覆盖问题。

CEO-LD项目的主要任务是编写《基于互联数据的地理覆盖(Coverages in Linked Data)》标准文档,以支持对地球观测(Earth Observation, EO)数据的表示和互联。其核心是如何使用Web技术来编码并获取时空网格信息,例如土地的使用情况、农作物类型和产量、生态破坏、水分和土壤地图、飞机和船舶航迹以及海洋和气候数据等。该项目将分别于2015年9月、2015年10月TPAC 2015期间,以及2016年春季举行多轮技术研讨会,帮助W3C的Web空间数据工作组完成“互联数据中的地理覆盖”的标准化工作,并促进标准在相关行业的实践。

CEO-LD项目欢迎中英两国关注对地观测数据共享与利用的机构关于并积极参与。更多信息,请参阅CEO-LD项目主页,以及W3C的Web空间数据工作组伦敦启动会议Wiki会议纪要。 

W3C设立澳大利亚办事处(Australia Office)

W3C OFFICE logo2015年7月29日,W3C正式设立了澳大利亚办事处(W3C Australia Office)。该办事处位于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ANU),办事处将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ANU College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ANU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联合运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Armin Haller博士将出任该办事处负责人(Office Manager)。

W3C的全球办事处作为W3C在全球各地的分支机构,对W3C标准制定工作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ANU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shirley Leitch教授评论道“W3C定义了万维网国际标准且塑造了Web的未来,我们十分荣幸能够成为W3C的澳大利亚办事处。” ANU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Elanor Huntington教授评提到“ANU大学还会进一步将W3C的理念及发展融入其教学当中”。

更多信息,请参阅英文原文,W3C新闻稿,及W3C的全球分支机构信息

W3C发布中文(汉字)排版需求的首份工作草案

2015年7月23日,W3C发布了中文(简体及繁体汉字)排版需求(Requirements for Chinese Text Layout)的首份正式工作草稿(First Public Working Draft)。该文档由W3C国际化工作组下设立的中文版式需求特别任务小组编写而成,并得到来自中国大陆、港澳台及海外诸多中文版式专家的积极支持与参与。

中文版式需求特别任务小组经过收集和梳理中文(含简体中文及繁体中文)中对文字书写方式、排版方式(纵向、横向)、版式布局、标点符号、条目编号、插图表格、多文种混排等与文化和文字相关的需求,撰写“中文文字布局需求”系列文档,与W3C相关Web标准工作组以及其他相关组织协同合作,以实现Web对中文表达更好的支持。

中文排版需求文档工作是W3C国际化标准计划所推动的实现Web对多种语言文字支持的系列工作之一。目前,W3C国际化标准计划已发布了日文版式需求文档韩文版式需求文档拉丁语文字布局与分页需求以及印地语版式需求文档等多份相关文档。W3C国际化工作组及W3C中国团队将继续推进Web对中文(含汉字以及蒙、藏、维哈柯等少数民族语言)支持工作,并逐步启动蒙、藏、维哈克等少数民族语言排版需求文档的编写,欢迎相关各界参与!

更多信息,请参阅英文翻译,及W3C的中文版式需求特别任务小组(ClReq TF)主页。

W3C发布Web空间数据用例及需求的首份公开工作草案

2015年7月23日,W3C的Web空间数据工作组(Spatial Data on the Web Working Group)发布了Web空间数据用例及需求文档(Use Cases and Requirements document)的首份公开工作草案(First Public Working Draft)。

该草案由W3C与开放地理空间联盟(Open Geospatial Consortium, OGC)联合发布,这是自2015年1月W3C与OGC宣布在Web空间数据上的合作以来的首次联合发布。该文档列出了来自40多个用例的50多项需求并指出地理信息系统与Web技术可以而且应该更加容易地跨界协同工作。空间数据-描述地球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及其构造特征-丰富了基于位置的消费者服务、在线地图、新闻、科研、政府管理、物联网,及许多其他应用程序。Web空间数据工作组预计将于今年10月份开始发布其主要成果:Web空间数据最佳实践(Spatial Data on the Web Best Practices)。

更多信息,请参阅英文原文,及W3C的数据标准计划(Data Activity)

W3C发布了HTML和CSS中双向字符集语言(BiDi)补充需求的工作组备忘

2015年7月21日,W3C的国际化工作组(Internationalization Working Group)发布了HTML和CSS中双向字符集语言补充需求(Addi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di in HTML & CSS)的工作组备忘(Group Note)。该文档用于解决HTML和CSS工作组在相关推荐标准中的一些重复性工作。现在发布该文档并记入历史记录,一方面是为了获取一些规范发展背后的思考,另一方面是为了帮助人们今后在处理双向文本(BiDi)问题时,了解相关决策的来龙去脉。这份工作组备忘对实际在HTML和CSS规范中的实现机制进行了简单总结。

更多信息,请参阅英文原文,及W3C的国际化标准计划(Internationalization Activity)

W3C发布万维网字符模型:字符串匹配和查找及印度文字布局需求两份工作草案

2015年7月21日,W3C的国际化工作组(Internationalization Working Group,i18n,WG)发布了以下两份工作草案:

- 万维网字符模型:字符串匹配和查找(Character Model for the World Wide Web: String Matching and Searching)。该文档基于2005年2月发布的W3C推荐标准—万维网字符模型基础(Character Model for the World Wide Web 1.0: Fundermentals)(CHARMOD),为规范的作者、Web的软件开发者、内容开发者提供一个在多语言的万维网上进行字符串实体的匹配、查找的通用参考,增强Web的互操作性。

- 印度文字布局需求(Indic Layout Requirements)。该文档描述了印度文字脚本布局以及在Web和数字出版上文本支持的基本需求。这些需求为诸如CSS,HTML,SVG等Web技术提供了关于如何支持印度文字脚本用户的信息。虽然当前的这份文档的重点是天城文,也称梵文(Devanagari),不过随时间推移,扩大规范范围以包含更多其他的印度文字脚本的计划也将进一步开展。

更多信息,请参阅英文原文,及W3C的国际化标准计划(Internationalization Activity)

W3C发布预加载(Preload)的首份标准工作草案

2015年7月21日,W3C的Web性能工作组(Web Performance Working Group)发布了预加载(Preload)的首个公开工作草案(First public working draft)。该规范定义了HTML和link元素的预加载关系。HTML link 元素的预加载关系提供了一种声明性的获取原语(fetch primtive),可以实现对远程资源的预先加载,以及在资源执行过程中的分段加载(seperate fetching)。

更多信息,请参阅英文原文,及W3C的富Web客户端标准计划(Rich Web Client Activity)

ISO/IEC正式批准MathML 3.0成为ISO/IEC国际标准

2015年6月23日,世界万维网联盟(W3C)信息技术领域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信息联合技术委员会JTC 1(ISO/IEC JTC 1)宣布正式批准MathML 3.0版第二版( MathML Version 3.0 2nd Edition )为ISO/IEC的一项国际标准(ISO/IEC 40314:2015)。

数学标记语言MathML是一种软件与开发工具中的标记语言,是用于Web中统计、工程、科学、计算及学术的数学表达式中的标记语言。MathML提供了 在XML中描述可视化公式(带有数学符号、组合公式和字体样式的可视化公式)及其语义(参考不同数学领域的语义)的方法。MathML的第一个版本 MathML 1于1999年发布。

作为一项ISO/IEC JTC 1国际标准,MathML 3.0 现今可从ISO/IEC国际标准中获得。获得JTC 1的认可既未改变也未取代W3C的现有标准,MathML3.0标准仍然可以通过W3C的网站免费获取。MathML是继W3C 2011年的网络服务(Web Services)与2012年的网络无障碍内容指南2.0版(Web Acccessibility Content Guidelines 2.0)之后的第三个被ISO/IEC认可的国际标准。

点击查看W3C关于MathML3.0的正式新闻通稿及其中文翻译版本

 

W3C发布性能时间基线(Performance Timeline Level 2)的首份公开工作草案

2015年7月16日,W3C的Web性能工作组(Web Performance Working Group)发布了性能时间基线第二级(Performance Timeline Level 2)的首个公开工作草案。通过提供存储和检索高分辨率性能指标数据的方法,该规范扩展了高分辨率时间规范HR-TIME-2。

更多信息,请参阅英文原文,及W3C的富Web客户端标准计划( Rich Web Client Activity)

W3C Blog: WICG: 从头开始设计新一代Web

2015年7月8日,Marcos Caceres在W3C官方博客发布文章:WICG: 从头开始设计新一代Web。文章内容如下:

我们要超级兴奋地宣布:W3C的 Web Platform Incubator Community Group, (WICG,W3C Web平台孵化器社区组)启动了! 虽然名字有点可笑 (“the Why-See-Gee, really?”“啥-看-哇,真的?”),这是一个美好的新计划,旨在寻求一种更便捷的方式,让开发者把可行的Web平台新特性提交到标准里。

我们希望达成的目标

WICG的目标有:

- 尽可能简单地让开发者提出Web平台新特性,实现《可扩展Web宣言》的精神;

- 提供开发者和实现者的Web平台新特性交流空间;

- 培育新的想法,给没有参与过标准贡献(当然,也包括那些贡献过的!:D)的开发者提供技术指导、必要支持和周到的环境;并且最终把这些想法转化到W3C工作组里进入正式到标准化流程(也就是说,成就一份“W3C正式推荐规范”);

- 把规范化Web平台新特性的过程变得更现代化(耶!摆脱邮件列表了...除非你真的想用邮件交流);

- 提供一套法律保障架构,让所有的贡献变得免费和开放。 

简而言之,我们希望成为一个立志规范化Web的支持性组织。我们希望能提供你所须的一切帮助,来把你的想法或提案引领到下一阶段。

我们并非...

我们并非计划成为新的“掌权人”。你没有必要去说服我们你的想法有多好,即使你说服了我们,对你也没有什么帮助。我们希望给你的,是在你构想提案的过程给予反馈,是在你把提案呈现到正确的组织后、帮助你迭代和推进你的想法。

浏览器厂商参与了吗?

是的!必须的。Microsoft,Apple,Google和Mozilla全力支持这次尝试。

受到RICG的成功启发,浏览器厂商们希望,关于新特性,能有一种简单的对话方式,提供合理的法律保障同时让繁文缛节最小化。因而,我们需要双方参与者签署《W3C社区贡献许可协议(CLA)》。

尽早地得到浏览器厂商的承诺,是让一个属性得到跨浏览器实现的关键。由于所有的浏览器重要厂商都参与了这次行动,大家的想法能在这里得到开发者和浏览器厂商的快速审阅。

通过共同努力,希望我们所创造的新属性既达成使命又易用,有效帮助我们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我们怎么让流程变得简单些?

简而言之:GitHub+装备+社区支持。

W3C的精灵们一直忙于为我们提供尽可能简单的参与装备。我们将编写规范或用例文档,像别的开源项目一样。

具体流程是什么?

大体上,我们需要遵循已在RICG里实践过的一些流程,虽然我们可能会根据自身的发展去改进这些规定。也就是说,去完成以下流程:

1. 阐述问题:用一份文档描述你发现的这个Web平台缺陷,把它提交到Discourse,并分立一个GitHub repo;或者把它发布到其它地方(例如,blog,gist,任意你喜欢的渠道)。这个问题应该所是你认为Web平台遗漏的角落,添加或者补救以后会大大改善开发者的工作。它也可以是你发现在开发过程反复出现的痛点,可通过写进标准的方式来克服。

2. 签署CLA:在和社区组分享你的想法之前,请签署《W3C社区贡献许可协议》。这是很关键的一步,如这份协议未被签署,我们无法审阅或讨论你的提案。如果你忘记了,没关系,社区组的主席们会友好地提醒你,缠着你直到你签署为止。

3. 评估:作为一个社区,我们会评估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真的不能以现有的Web技术去解决。我们也会考虑有多少开发者会受到这个提案的影响。这会涉及到收集数据,真实用例,等等。

4. 用例:如果有必要,我们会把以上信息正式确认在一份用例文档里。这份文档能向社区证明,这是一个有必要去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可参考《响应式图片用例与需求》,譬如)。

5. 鼓吹:我们会向浏览器厂商和尽可能多的社区传播这个提案——我们会向任何愿意倾听的组织去推销这个想法。把所有相关人员拉到谈判桌边,也就是我们这个“墙角”里,是很重要的。

6. 标准化:一旦我们得到浏览器厂商或者社区的认同,我们会把大致提案整理好(如,一个新的HTML元素,API,或者HTTP header...),然后完成一份“提交意向”:即把这份规范提交到W3C工作组,以获取W3C会员的royalty free licensing commitments(你懂的,就是free and open里面的free)。

7. (加分)实现:把这份提案从纸上之谈,以代码实现为现代浏览器里面的新特性。

如果你对正式流程感兴趣,可以看看《Web平台孵化器社区组章程》。

支持

我们不会过于糖衣包装:标准化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不信,问问在RICG幸存下来的人 :-)。

往Web里添加新属性的门槛是相当高的:我们有可能需要募集金钱。或者把大家拉到一个房间开会,像我们有一次在巴黎所实践的。或者在会议里宣传这个特性以吸引开发者的兴趣,为这个特性造势。

然而,任何选择参与的人都会得到很给力的支持。我们有大把顶尖的浏览器/标准工程师聚集在这里帮忙。如果你感到无从下手,或者不太了解你到WebIDL里的RFC2119,不要担心。我们是你的给力后援!

与RICG的合作

我们和RICG是怎么样的关系?既然我们的成员和名字缩写那么相似,还是值得解释一下的。

RICG旨在向浏览器和规范里发掘和推动响应式属性,同时带领更多的开发者参与标准化的流程。而WICG更关注第二点:培育Web平台里的新特性。我们会帮助你整理关于Web平台缺陷的想法,发展这个提案直到它被合适的组织接受为止。当然,这个过程也有可能你的想法被RICG所接纳。

RICG会继续处理和“响应式”相关的Web特性,处理那些从让某人眼前一亮到准备就绪的问题提案。

译者注:RICG成功推动了picture元素,srcset,sizes等响应式图片属性的标准化以及在FireFox与Chrome里的实现。
其它社区组是怎么样的?

其它社区组继续如常工作。然后,WICG为那些浏览器特性提案提供一站式服务。针对特殊情况,我们可能从WICG里衍生新的社区组去处理特殊的特性。

有疑问?

你能随时在twitter找到社区组的主席:

- Marcos Caceres

- Yoav Weiss

- Chris Wilson

译者:希望中文交流的童鞋可通过微博账号@w3c中国 与我们联系。

更多信息,参阅英文原文,W3C Blog: WICG: Evolving the Web from the ground up,以及W3C@siusinng小倩翻译。更多博客文章,请参阅W3C Blog(中文)。欢迎您使用W3C官方博客W3C中国网站参与互动讨论。   

W3C发布高解析度时间(High Resolution Time Level 2)的标准工作草案

2015年7月14日,W3C的Web性能工作组(Web Performance Working Group)发布了高解析度时间(High Resolution Time Level 2)的标准工作草案。该规范定义了一个API,该API为Web应用提供亚毫秒级(sub-millisecond)解析度的当前时间信息格式,此类信息可以用于应用程序的性能调试或时间同步。

更多信息,请参阅英文原文,及W3C的富Web客户端标准计划(Rich Web Client Activity)

W3C发布了WAI-ARIA 1.1、Core-AAM 1.1及AccName-AAM的工作草案更新

2015年7月14日,W3C的协议与格式工作组(Protocols and Formats Working Group)更新了可访问富Internet应用(WAI-ARIA)1.1版(Accessible 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WAI-ARIA,1.1)核心可访问性API映射1.1版(Core Accessibility API Mappings,Core-AAM,1.1)可访问名称与描述:计算及API映射1.1版(Accessible Name and Description: Computation and API Mappings 1.1,AccName-AAM)工作草案。

- WAI-ARIA提供了角色、状态及属性的本体以定义可访问用户界面元素。WAI-ARIA的设计初衷是用来改善Web内容、特别是Web应用方面的可访问性及互操作性。

- Core-AAM描述了用户代理应如何在多内容生成技术(包含大部分WAI-ARIA)并存的情况下,向可访问性API显示Web内容语言的语义。Core-AAM作为基础为其他标准扩展映射到具体技术上提供服务。

- AccName-AAM描述了用户代理如何从Web内容语言中确定访问对象的名称与描述,并在可访问性APIs中显示这些名称与描述。

更多信息,请参阅有关上述三项标准的征集意见通知英文原文及W3C的Web无障碍计划(Web Accessibility Initiative ,WAI)

站内搜索

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是Web领域的国际标准化组织,致力开发开放Web标准确保Web的长期发展,实现“尽展Web无限潜能”的使命。

更多内容>>

近期活动

更多内容>>

W3Cx 开放课程

W3C技术标准

查看Web技术标准
- 所有标准
■ Web与产业融合 ■
- 汽车 | 数字出版 | Web与电信
- 娱乐与广播电视 | Web支付 | Web数据
- 物联万维网(WoT) | Web安全
■ Web For All ■
- Web无障碍 | 国际化 | 索引(A to Z)
■ 社区组与商务组 ■
- 所有社区组 | 新建社区组
■ 标准工作组 ■
- 所有标准小组 | 参与指南

更多内容>>

W3C标准翻译

欢迎您加入W3C翻译计划,了解W3C标准和文档翻译情况,帮助提供不同语言的W3C标准规范及文档的志愿者翻译及W3C授权翻译,惠及全球技术社区。

更多内容>>

贡献榜

我们通过贡献榜,感谢您积极参与W3C的标准制定及审阅工作、提供标准及技术文章的中文翻译、参与各类技术研讨会。

更多内容>>

W3C 中文开发者社区

W3C中国目前正在不断加大全球W3C工作的参与力度,并推动了一系列以了解中国行业需求、引导标准制定为主要目的的工作组(WG)、兴趣组(IG)和社区组(CG)。
Web中文兴趣组 | MiniApps工作组 | MiniApps生态社区组 | 弹幕特别任务组 | 中国信息无障碍社区组 | 中文数字出版社区组 | 数据可视化社区组 | 中文文字布局需求特别任务组

更多内容>>

会员链接

相关资源需要使用 W3C账号登录后使用

首页 | 加入工作组 | 申请W3C账号 | 最新会员消息

开发者资源

合作伙伴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航计算机学院
  • w3c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