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W3C 与 WHATWG 在 WHATWG 的存储库中共同开发 HTML 和 DOM,以交付动态(现有和新增)标准和规范/审阅草案快照
- * WHATWG 对 HTML 和 DOM 动态标准进行维护
- * W3C 促进社区在 WHATWG 的存储库中直接参与相关工作(衔接社区、开发用例、提交问题、编写测试、协调解决方案)
- * W3C 停止单独发布与 HTML 和 DOM 相关的特定规范列表,同时将 WHATWG 审阅草案纳入 W3C 标准流程
2019年4月4日,W3C 时序文本工作组(Timed Text Working Group)更新 Web 视频文本轨道格式(WebVTT:The Web Video Text Tracks Format)候选推荐标准(Candidate Recommendation),并征集参考实现(Call for Implementations)。该规范定义了一种 Web 视频文本的标准格式,即 WebVTT。它的主要用途是标记与 HTML <track> 元素相关的外部文本轨道资源。WebVTT 文件为视频内容、文本化的视频描述(如视频中叠加的文本信息等,详见 MAUR)、内容导航章节、及具有时间对齐性的任何形式元数据场景(如音频或视频内容)等提供标签(captions)或字幕(subtitles)。
这份规范在 Web 媒体文本轨道社区组发布的报告草案的基础上形成。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2018年5月11日,W3C时序文本工作组(Timed Text Working Group)发布Web视频文本轨道格式(WebVTT:the Web Video Text Tracks Format)候选推荐标准(Candidate Recommendation),并征集参考实现(Call for Implementations)。该规范定义了一种Web视频文本的标准格式WebVTT。它的主要用途是标记与HTML元素相关的外部文本轨道资源。WebVTT文件为视频内容、文本化的视频描述(如视频中叠加的文本信息等,详见MAUR)、内容导航章节、及具有时间对齐性的任何形式元数据场景(如音频或视频内容)等提供标签(captions)或字幕(subtitles)。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2018年3月13,W3C时序文本工作组(Timed Text Working Group)发布时序文本标记语言(Timed Text Markup Language 2, TTML2)候选推荐标准(Candidate Recommendation),并征集参考实现(Call for Implementations)。该文档定义了时序文本标记语言的第二个版本,简称TTML2,为作者及辅助编辑工具提供了一个标准方法表达时序文本信息的样式、布局与显示位置、时间语义等信息,以支持此类文本内容的交换与处理。
时序文本标记语言是一种内容类型,它代表了在编写系统之间进行交换的时序文本媒体。时序文本是文本信息,内在或外在地与时间信息相关。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2018年3月1日,Web性能工作组(Web Performance Working Group)更新高解析度时间(High Resolution Time Level 2)候选推荐标准(Candidate Recommendation),征集参考实现(Call for Implementations)。该规范定义了一个API,该API为Web应用提供亚毫秒级(sub-millisecond)解析度的当前时间信息格式,此类信息可以用于应用程序的性能调试或时间同步。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2018年2月1日,W3C的设备与传感器工作组(Device and Sensors Working Group)发布HTML媒体捕捉(HTML Media Capture)的正式推荐标准(W3C Recommendation)。HTML媒体捕捉规范定义了一个HTML的表单扩展(form extension),可方便用户通过一个文件上传控件访问设备的媒体捕获功能(如照相机、麦克风等)。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2018年1月30日,W3C的Web平台工作组(Web Platform Working Group)发布索引数据库API(Indexed Database API 2.0)正式推荐标准(W3C Recommendation)。该文档为数据库记录保持简单值和层级对象定义了访问数据库的应用编程接口(API)。数据库的每一个记录都由一个键(key)和一些键值(value)组成。此外,此类数据库还包含若干索引结构。应用程序开发者可以通过键或索引,直接使用一个API来访问数据库记录。基于该API可以支持更丰富的查询语言,可以使用持久化B-tree结构来实现索引数据库。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2017年12月14日,W3C的Web平台工作组(Web Platform Working Group)发布HTML 5.2正式推荐标准( Recommendation),并将淘汰过时的HTML 5.1推荐标准。
HTML 5.2是基于万维网核心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第五版即HTML5的第二次更新。在此版本中,添加了可以帮助Web应用程序开发者的新特征,同时基于开发者的普遍使用习惯进一步引入了新的元素,重点关注定义清晰的一致性准则,以确保Web应用和内容在不同用户代理(浏览器)中的互操作性。
工作组同时还发布了HTML 5.3的首个公开工作草案(First Public Working Draf),HTML 5.3是基于万维网核心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第五版即HTML5的第三次更新。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2017年11月28日,W3C的设备与传感器工作组(Device and Sensors Working Group)发布HTML媒体捕捉(HTML Media Capture)的提案推荐标准(Proposed Recommendation),并征集审阅意见。HTML媒体捕捉规范定义了一个HTML的表单扩展(form extension),可方便用户通过一个文件上传控件访问设备的媒体捕获功能(如照相机、麦克风等)。欢迎公众于2017年12月26日前,提交审阅意见。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2017年11月2日,W3C的Web平台工作组(Web Platform Working Group)发布了HTML 5.2的提案推荐标准(Proposed Recommendation)。HTML 5.2规范是基于万维网核心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第五版即HTML5的第二次更新。在此版本中,添加了可以帮助Web应用程序开发者的新特征,同时基于开发者的普遍使用习惯进一步引入了新的元素,重点关注定义清晰的一致性准则,以确保Web应用和内容在不同用户代理(浏览器)中的互操作性。
欢迎您于 2017年11月30日 前反馈意见和建议。更多内容请参阅 W3C 早前的博客文章:HTML下一步、启动HTML 5.2、从 HTML 5.1到HTML 5.2。
2017年10月3日,Web平台工作组(Web Platform Working Group)发布了 HTML 5.1 第二版(HTML 5.1 2nd Edition)的正式W3C推荐标准。HTML 5.2规范是基于万维网核心语言-超文本标记语言第五版即HTML5的第二次更新。在此版本中,HTML 5.1的一些错误被修正,添加了可以帮助Web应用程序开发者的新特征,同时基于开发者的普遍使用习惯进一步引入了新的元素,重点关注定义清晰的一致性准则,以确保Web应用和内容在不同用户代理(浏览器)中的互操作性。
更多内容,请参阅 Web平台工作组主页。
2017年9月18日,W3C的HTML媒体扩展工作组(HTML Media Extensions Working Group)发布了加密媒体扩展(Encrypted Media Extensions,EME)的正式W3C推荐标准。W3C的加密媒体扩展规范扩展了HTMLMediaElement,提供API来操作受保护的媒体内容。API可以支持简单的明文密钥加密,也可以根据用户代理的实现需要进行扩展。许可证(license)/密钥(key)的交换则由应用程序来控制。该规范并不定义如何实现内容保护(如很多数字版权管理系统/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system),而是侧重定义一组通用API,允许用户选择相应的数字版权保护系统或简化的内容加密系统,并与之交互。加密媒体扩展可以与 W3C的媒体源扩展(Media Source Extensions, MSE)配合工作,为流媒体视频提供API,同时加密鹏媒体扩展也作为目前行业的通用实践,允许Web开发者在不使用各类浏览器专用插件,在浏览器中播放来自Web的、商业级高质量的视频内容。
W3C 2020年度全球技术大会 · 10月12-30日 · 线上会议
更多内容>>欢迎您关注W3C官方博客近期热点文章:
- CSS X
- 新国标助力中国信息无障碍建设
- W3C与WHATWG共同开发HTML与DOM规范
- W3C的“战略漏斗(Strategy Funnel)”
更多内容>>
欢迎您加入W3C翻译计划,了解W3C标准和文档翻译情况,帮助提供不同语言的W3C标准规范及文档的志愿者翻译及W3C授权翻译,惠及全球技术社区。
更多内容>>W3C中国目前正在不断加大全球W3C工作的参与力度,并设立了一系列以了解中国行业需求、引导标准制定为主要目的兴趣小组(IG)和社区组(CG)。
Web中文兴趣组 |
小程序生态社区组 |
弹幕特别任务组 |
中国信息无障碍社区组 |
中文数字出版社区组 |
数据可视化社区组 |
中文文字布局需求特别任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