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8日,W3C的Web性能工作组(Web Performance Working Group)更新了页面可见性(Page Visibility Level 2)的候选推荐标准,并向公众征集参考实现及审阅意见。该规范定义了一种标准机制,允许开发者通过程序确定一个文档的可见性状态(visibility state),这可以帮助开发出更好利用电能(power)及CPU计算效率的Web应用。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2017年3月28日,W3C的Web性能工作组(Web Performance Working Group)更新了页面可见性(Page Visibility Level 2)的候选推荐标准,并向公众征集参考实现及审阅意见。该规范定义了一种标准机制,允许开发者通过程序确定一个文档的可见性状态(visibility state),这可以帮助开发出更好利用电能(power)及CPU计算效率的Web应用。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2016年12月8日,W3C的Web性能工作组(Web Performance Working Group)发布性能时间线(Performance Timeline Level 2)候选推荐标准,并向公众征集参考实现以及审阅意见。通过提供存储和检索高分辨率性能指标数据的方法,该规范扩展了高分辨率时间规范[HR-TIME-2]。使Web应用程序更快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准确地测量Web应用程序的性能特征。该规范定义了性能时间线的必要基元,允许Web开发者访问、测试、检索来自一Web应用程序完整生命周期的各种性能指标。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2016年11月22日,W3C的Web性能工作组(Web Performance Working Group)发布了页面可见性(Page Visibility Level 2)的候选推荐标准,向公众征集参考实现。该规范定义了一种标准机制,允许开发者通过程序确定一个页面或文档的可见性状态(visibility state),并在页面可见性发生改变时提供通知机制,这一特性可以帮助开出出更好利用电能(power)及CPU计算效率的Web应用。
2016年11月3日,W3C的Web性能工作组(Web Performance Working Group)发布资源计时(Resource Timing Level 2)标准的首个公开工作草案。该规范为Web应用程序定义了一组接口,用于存取文档中资源获取的完整的计时信息。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2016年11月1日,W3C的Web性能工作组(Web Performance Working Group)发布高解析度时间(High Resolution Time Level 2)的候选推荐标准,征集参考实现。该规范定义了一个API,该API为Web应用提供亚毫秒级(sub-millisecond)解析度的当前时间信息格式,此类信息可以用于应用程序的性能调试或时间同步。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2016年11月1日,W3C的Web性能工作组(Web Performance Working Group)发布了两份工作草案:
-用户计时(User Timing Level 2):该规范定义了一个交互接口,通过允许开发者访问高解析度时间戳,帮助Web开发者度量其应用程序的性能。
-高解析度时间(High Resolution Time Level 3):该规范定义了一个JavaScript接口,为Web应用提供亚微秒级(sub-millisecond) 解析度的当前时间信息格式。
2016年10月13日消息:北京基调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听云 / Tingyun.com)于2016年9月正式加入W3C。基调网络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首家从事应用性能管理和用户体验优化的第三方监测服务提供商,致力于用户视角的IT管理创新服务,为不同行业提供最终用户端到服务器端的完整应用链的监测解决方案,提供企业应用系统性能监测解、业务性能监测分析、CDN服务性能监测、移动应用监测、云服务监测解决方案,以及真实用户压力测试、骨干链路监测等多项应用性能优化服务。客户类型涵盖企业、政府、金融、运营商、互联网等行业领域。基调网络加入W3C将重点关注Web性能(Web Performance)。
随着中国IT技术的发展,W3C中国会员从2011年起进入快速增长过程。 截至目前,W3C共有会员419家,其中中国会员30家,详情请参见W3C全球会员列表及中国会员列表。欢迎您以组织为单位加入W3C,推动Web技术的发展,并与产业界和学术研究的领先组织交换意见。 更多会员权益及如何加入信息,请参阅W3C会员指南。
2016年7月21日,W3C的Web性能工作组(Web Performance Working Group)发布了资源计时(Resource Timing Level 1)的候选推荐标准(Candidate Recommendation),向公众征集参考实现。该标准为Web应用定义了一组接口,用于存取页面中资源获取的完整的计时信息。更多信息,请参阅英文原文。
2016年6月23日,W3C的Web性能工作组(Web Performance Working Group)发布了页面可见性(Page VIsibility 2)的首份标准工作草案(First Public Working Draft)。该规范定义了一种标准机制,允许开发者通过程序确定一个页面或文档的可见性状态(visibility state)。这一特性可以帮助开出出更好利用电能(power)及CPU计算效率的Web应用。
更多信息,请参阅英文原文。
2016年6月7日,W3C的Web性能工作组(Web Performance Working Group)发布了报告API(Reporting API)的工作组备忘。该文档定义了一个通用的信息报告框架,允许Web应用的开发者将一组命名报告端点(named reporting endpoints,如接受错误报告信息的点)与错误或异常报告源匹配和连接起来。内容安全策略(Content Security Policy)及网络错误报告(Network Error Reporting)等上层机制需要在这一框架的支持下工作,通过这些报告端点以一种标准机制发布特定功能的报告。关于该项工作的后续讨论已经移交到Web平台孵化社区组(Web Platform Incubator Community Group)。
更多信息,请参阅英文原文。
2016年4月7日,W3C的Web性能工作组(Web Performance Working Group)发布了报告API(Reporting API 1)的工作草案。该文档定义了一个通用的信息报告框架,允许Web应用的开发者将一组命名报告端点(named reporting endpoints,如接受错误报告信息的点)与错误或异常报告源匹配和连接起来。内容安全策略(Content Security Policy)及网络错误报告(Network Error Reporting)等上层机制需要在这一框架的支持下工作,通过这些报告端点以一种标准机制发布特定功能的报告。
2015年9月24日,W3C的Web性能工作组(Web Performance Working Group)发布了使用slow-only帧策略的帧计时(Frame Timing)标准工作草案。该规范为Web应用程序访问浏览器事件循环的运行时性能信息定义了一个接口。同时为了提供一个顺畅与良好的用户体验,帧计时(Frame Timing)使其可以识别及解决引发延迟呈现与延迟输入处理的问题以及其他必要的关键工作。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