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3C中国

W3C发布High Resolution Time的标准草案最终征求意见稿

12月3日,W3C的Web性能工作组(Web Performance Working Group)发布了高解析度时间(High Resolution Time Level 2)的标准草案最终征求意见稿(Last Call Working Draft)。该规范定义了一个JavaScript接口,为Web应用提供亚毫秒级(sub-millisecond)解析度的当前时间信息格式。此类信息可以用于应用程序的性能调试或时间同步。欢迎您于2014年1月8日前提交您对该标准草案的意见和建议。

更多信息,请参阅W3C的富客户端标准计划(Rich Web Clients Activity)。 

查看更多征集公众意见的标准草案,请参阅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标准草案及文档。   

W3C/IAB将于2014年2月举行联合研讨会 增强互联网应对网络监控

w3c iabstrews

2013年12月2日消息,互联网架构委员会(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与W3C共同宣布将于2014年2月28日-3月1日在英国伦敦举行主题为“增强互联网 应对网络监控”的研讨会(Workshop on  Strengthening the Internet Against Pervasive Monitoring)。本次研讨会与2014年3月2日-7日在英国伦敦中央区Hilton Metropole酒店举行的第89届IETF大会共同举行。此次会议得到了欧盟EU FP7项目STREWS的支持。

今年10月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第88届IETF大会上,与会代表经讨论一致认为:无处不在的网络监控(pervasive monitoring)是一种对互联网的攻击行为。这些网络监控以网络的协议数据为目标,而确保网络可管理性和安全性的网络正常运行同样也需要这些协议数据。协议数据被捕获会与其他数据产生关联。因此,如何增强协议以保持网络的可管理性和安全性,同时又要限制对数据的捕获与关联,成为制约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开放问题。

本次研讨会的主要目标是推进IETF与W3C在对应网络监控、改进和增强互联网等方面的工作。会议结束后,研讨会的总结报告将以互联网架构委员会(IAB)的征求意见书(Request For Comments,RFC)的形式发布。

我们欢迎您关注这一话题,并于2014年1月15日前以观点论文(Position Paper)或Internet草案(Internet Draft)的方式提出您对该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互联网架构委员会(IAB)是国际互联网标准化组织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的顶层委员会。IAB负责定义整个互联网的架构和长期发展规划,向IETF提供指导并协调各个IETF工作组的活动。其主要职责为:负责互联网协议体系结构的监管,把握互联网技术的长期演进方向,负责互联网标准的制订规则,指导互联网标准文档RFC的编辑出版,负责互联网的编号管理,组织与其它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协调等工作。

W3C Blog: W3C TPAC 2013(中国深圳)

2013年11月27日,W3C官方博客发布了W3C CEO Jeff Jaffe博士关于TPAC 2013的专题文章(On TPAC 2013)。文章大意如下:

本月早些时候,W3C年度技术大会(TPAC 2013)首次在中国举行。为期一周的TPAC会议吸引了450名参会者,在W3C技术日的分组讨论(breakout sessions)上,与会者就提出的技术和管理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此次会议选址深圳,得益于来自中国的机构在W3C中的快速增长和参与,中国网民和Web技术社区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大。为了保持全球Web技术的互操作性,W3C必须加强与中国的Web产业和技术社区的联系。我在这里感谢此次活动的组织者,腾讯及W3C中国总部的细致工作,以及来自腾讯的慷慨赞助。

和TPAC 2013同时举办的,还有一系列旨在增强W3C与中国联系的活动。Tim Berners-Lee和Judy Brewer受邀参加了腾讯WE大会(Tencent's WE summit),Jeff Jaffe出席了知识产权高峰论坛(IPR Forum),此外,还有250多名技术爱好者参加了在深圳举行的Test the Web Forward标准测试活动。 

W3C还为大会准备了W3C重点任务(W3C Highlights)报告,并在11月13日的分组讨论(Wednesday breakout sessions)上进行了介绍,驱动了一种称为 unconference style 的会议模式。

一个贯穿整个会议的问题是Web安全。许多其他Internet技术组织的CEO都在表达对Web安全的关注,应对目前Web缺乏信任和无处不在的网络监控行为。上周IETF做出决定,将从网络体系结构上考虑解决安全问题的方法,此次会议上,W3C也安排了专门讨论,识别Web安全相关的工作领域。您可以从Web安全的分组讨论中获得更多信息,基于讨论结果,W3C目前也设立了专门的Web安全兴趣小组(Web Security Interest Group)

会上也确定了在2014年上半年组织首届关于Web支付、第四次Web与电视(Web and TV)的技术研讨会,同时将与IETF一起改进未来的互联网,并在互联地理空间数据、物联网(Web of Things)及Web性能方面继续组织研讨,开展工作。

我们已经启动了下一届TPAC的讨论,TPAC 2014将于2014年10月底在美国加州的Santa Clare举行,在下一届TPAC上,我们也将组织关于Web 25周年庆(Web's 25th Anniversary)和W3C的20周年庆的活动。

本文的英文原稿,请参阅 W3C Blog: On The TPAC 2013。 

欢迎您使用W3C官方博客W3C中国网站参与互动讨论。   

W3C将于2014年3月在英国伦敦举办互联地理空间数据研讨会

11月27日,W3C宣布将于2014年3月5-6日,在英国伦敦举办互联地理空间(Linking Geospatial Data)数据技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Google承办。

目前,很多优秀的数据驱动的Web应用都需要使用地理空间信息(geospatial information),位置数据往往是跨越和连接多个地理信息空间数据集的重要信息,地图则是对这些地理空间相关数据进行可视化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希望共同探讨在地理空间系统中如何应对与地理空间信息相关的、不同格式、不同内容和主题的数据集,以及帮助互联这些数据集的技术。

研讨会关注的议题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地理信息如何更好的与Web上的其他数据集成?如何发现散布于不同数据集中与某一位置信息有关的信息,特别是位置信息如何在不同尺度下得到精确表达?研讨会向公众开放,欢迎相关学术界和产业界、技术社区、技术专家关注并参与此次研讨会,并于2014年1月19日前提交您的观点文章。

更多信息请参阅:

- 研讨会主页 

- 研讨会总结报告 [2014年6月已公布] 

W3C的技术研讨会是W3C获取标准需求,听取学术界和工业界声音的一种渠道。W3C研讨会通常向社会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就研讨内容提交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在线注册参与研讨会。

W3C工作重点(W3C Highlights)- 2013年11月

2013年11月27日,W3C发布了W3C工作重点(W3C Highlights - November 2013)的报告(中文版),全面回顾了W3C近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展望2014年的优先方向。该报告重点介绍了W3C通过行业结合推动Web创新,并借助开放Web平台(Open Web Platform)支撑数字出版、汽车、电视和娱乐产业。在今年在深圳举行的TPAC 2013上对该报告进行了充分讨论。 

W3C每年会制定下一年度的工作重点,并通过定期报告公布工作重点的执行情况。该报告的中文版本请参阅 W3C工作重点 - 2013年11月

上一次公布报告是2013年8月,这里可以查看该报告的中文版。 

W3C技术资料: 理解CSS规范

就算你不是一名计算机科学系的学生,甚至不用满十八岁或拿到学士学位,都可以读懂 W3C 的 CSS 文档,前提是你得乐于钻研,能耐下心,以及注重细节。

另外记住,规范并不是手册,如果你找到了一些文法或相关理解层面上的错误,欢迎指正。

从零开始

J. David Eisenberg 之前有为网页设计人员写过一篇《如何阅读 W3C 标准》,大家不妨看看这篇为初学者准备的文章。

如果在此之前你完全不懂 CSS,建议先去网上搜阅资料了解一下,比如可以以 W3C 为初学者准备的 CSS 2.1 入门指南 作为参考。但如果你想要更全面的了解 CSS,建议买本学习指南仔细阅读;记住,重点在理解 CSS 的基础上,而不是更多想着表面上的设计。找款文本编辑器,用所学的知识写个简单的网页,了解选择器权重(selector specificity)和外边距合并(margin collapsing),或者尝试加上这段 { border: 1px dashed gray; } 代码到你的网页中以勾勒出一个盒模型(box model)。至此,只有读懂基础知识才能全面的理解规范。

基础

理解 CSS 规范需要从「上下文(context)」、「语汇(vocabulary)」和「基础概念」开始,如果希望能够读透这些规范,你必须完全理解以下几个部分:

1. 首先,通过阅读最新的「CSS Snapshot」来初步了解现有的规范是怎样的情况,另外还可以看看「CSS 设计原理」这一小节;

2. 阅读 CSS 2.1 中的 第一章,当中解释了所有的 CSS 规范是如何整理的;

3. 阅读 CSS 2.1 中的 3.1 小节(规范是如何定义的),了解 CSS 规范中常用的词汇;

4. 仔细的阅读 CSS 2.1 中的以下几部分,因为其中的规章和概念能够向你详细解释 CSS 规范的实现意义: 

  -「指配属性值,层叠与继承」第六章,特别是其中的6.16.2 小节;

  -「盒尺寸」8.1 小节;

  -「可视化格式模型」9.1 小节;

  -「控制框生成」9.2 小节;

  -「定位方案」9.3 小节(副标题的内容);

  -「包含块的定义」10.1 小节;


在阅读规范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需要来回参考不同的文段来理解标准中某些字句相当晦涩的部分。

 

一些重要的细节

有些像 CSS 2.1 的 CSS 规范是有勘误表的,也就是在规范发布后才作出的纠正。当你在尝试解释规范中的某些定义时,一定要确保你看过了勘误表。虽然这些勘误并没有即时的放进规范正文中,但是这些纠正对规范至关重要,大家可以在每份规范的顶部找到勘误页面的链接。


加深理解

参与到编写规范工作本身是加深对其理解最好的方法(包括规范和规范所诠释的技术),尝试写一些测试案例,用你的代码解释为什么规范要这样写,如何起作用;或是加入 W3C 的 QA (Quality Assurance) 计划,从 CSS 社区中(比如文章作者、实现者以及规范作者)收获许多。重要的是,大家都可以通过编写/改进和对比不同的测试案例,以及回答有关测试案例的规范问题来学习并且向规范进行贡献。

» W3C CSS 一致性测试套件

W3C 在为 CSS 规范维护官方的一致性测试套件

» Mozilla 项目组

Mozilla 项目组维护着其 Gecko 页面排版引擎,即 Firefox、Netscape、Seamonkey、Camino、Flock 和诸多桌面浏览器的核心。

» WebKit 项目组

Webkit 项目组维护着其 WebKit 页面排版引擎,即 Safari、Omniweb、iCab 和诸多桌面浏览器的核心。

»  KDE 项目组

KDE 项目组维护着其 KHTML 页面排版引擎,即 Konqueror 桌面浏览器的核心,也是 WebKit 引擎的原始代码奠基。


提问

如果你已经细读过规范,但还有些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发送问题至 www-style 邮件列表(需要先订阅)向 CSS 专家们请教。

致谢:本文原载自 http://jsfiddle.net/2Pk6W/embedded/result/,感谢HTML5中文兴趣小组Jingtao Tommy Liu的翻译,及对本站转载的授权。

W3C发布Web MIDI API的标准工作草案

W3C的音频工作组(Audio Working Group)于11月26日发布了Web MIDI API的标准工作草案(Working Draft)。该规范定义了支持MIDI协议的API,Web客户端应用可以通过该接口枚举和选择MIDI的输入和输出设备,以及发送和接受 MIDI消息。通过提供底层接入,该API可以使音乐和非音乐MIDI应用访问MIDI设备。Web MIDI API不定义音乐和控制输入的语义,它主要定义MIDI输入和输出接口结构,以及如何发送和接收MIDI消息,而不必识别这些消息/动作的具体含义。 Web MIDI API通常与其它web平台的API和元素联合使用,如Web Audio API。其它系统的MIDI API用户,如Apple CoreMIDI和微软Windows MIDI API用户,将来也应熟悉此API。
 

更多信息请参考W3C的富Web客户端标准计划(Rich Web Client Activity)

W3C发布Filter Effects, CSS Transforms的标准工作草案

W3C的级联样式单(CSS)工作组可扩展矢量图(SVG)工作组于11月26日联合发布了滤镜效果模块(Filter Effects Module Level 1)和CSS变换模块(CSS Transforms Module Level 1)的标准工作草案。

-  滤镜效果模块(Filter Effects Module Level 1): 滤镜效果是在文档显示时对元素进行渲染的处理方式。通常,通过CSS或SVG渲染一个元素的过程如下:元素首先被绘制到一个图像绘制缓冲区中,然后将缓冲区的图像合并到父节点中。滤镜效果可以在缓冲区图像被合并前对图像内容进行处理(如锐化、改变颜色的饱和度等)。尽管滤镜效果最初设计用于SVG图像的处理,但它也可适用于其他的表现环境(如CSS等)。滤镜效果由filter属性中的样式指令触发。

- CSS变换模块(CSS Transforms Module Level 1):该规范允许对经过CSS设定样式的元素,在二维或三维空间中进行变换。该文档定义了一组CSS属性,指导元素在绘制时通过二维或三维转换呈现某些特定效果(如立体效果),该文档是CSS 2D变换(2D transforms)、CSS 3D变换(3D transforms) 和SVG变换的合并。

CSS是描述结构化文本(如HTML、XML等)在屏幕、纸张、语音上如何绘制和展现的语言。更多信息,请参阅W3C的样式标准计划(Style Activity)图形标准计划(Graphics Activity)

 

W3C发布CSS书写模式(Writing Modes)的标准草案最终征求意见稿

11月26日,W3C的级联样式单(CSS)工作组发布了CSS书写模式(CSS Writing Modes Level 3)的标准草案最终征求意见稿(Last Call Working Draft)。CSS Writing Modes Level 3在CSS中对多种不同的国际化书写模式提供支持,如采用从左向右书写的拉丁文字和印度文字、从右向左的希尔伯特语文字或阿拉伯语文字、多语言的双向混合书写,以及部分亚洲语言从上向下的竖排书写文字等。在这一版本中,并未提供自下向上的反向竖排书写文字模式。欢迎您在2013年12月24日前反馈您对该标准草案的意见和建议。

更多信息,请参阅W3C的样式标准计划(Style Activity)

查看更多征集公众意见的标准草案,请参阅目前正在征求意见的标准草案及文档。   

免费的W3C在线培训课程:响应式Web设计 - 报名已截止

W3C 11月25日开放了新的在线培训课程-响应式Web设计(Responsive Web Design)在线培训课程。课程将培训学员如何关注在HTML和CSS,以使Web站点和应用适应不同的终端显示尺寸和解析度(viewport sizes)。此次课程由Intel(R) XDK赞助,讲师是Frances de Waal。课程自2013年11月29日开始,为期4周,免费提供。

更多信息请关注W3C面向Web开发者的在线培训计划,W3DevCampus。 

注意:本期注册已经截止。请留意2014年1月初的另外两期免费在线培训课程!请注意查看W3DevCampus的通知邮件列表。 

Test the Web Forward深圳站活动成功举办

2013年11月9日,由W3C,Adobe,Intel,Google主办的Test The Web Forward (简称TTWF)2013深圳站在深圳市举办。整个活动持续了10个小时,吸引了超过280名来自深圳,广州,珠海,台湾,香港和日本的Web工程师参加,主要针对HTML5 Forms,CSS Basic User Interface,CSS Shapes,以及CSS Masking等标准开展测试工作。
 

Test the Web Forward深圳站的活动是该活动在中国举行的第三届。与前两届相比,由于本次活动与W3C TPAC 2013并会进行,有众多W3C的专家亲临现场,包括万维网发明人、W3C负责人Tim Berners-Lee爵士、W3C标准测试工作负责人Tobie Langel、CSS工作组主席Peter Linss、WCAG工作组主席Andrew Kirkpatrick、W3C交互技术领域专家吴小倩、Web信息无障碍计划专家张昆在内40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此外,HTML5中文兴趣小组对本次活动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活动的特邀主持人是来自于Adobe美国总部的Rebecca Hauck女士,她不仅是CSS工作组专家成员,也是Test the Web Forward活动的发起人之一。本次会议的主题演讲来自于W3C 中国区总部经理李安琪。李安琪女士介绍了W3C的组织架构,以及标准化HTML5规范的过程。之后,来自Intel公司的专家张敏进行了题为“如何阅读W3C规范”以及“使用testharness.js” 的演讲,介绍了编写W3C测试用例前的准备工作。“W3C规范不是网页编程人员的用户手册,更多的是面向浏览器厂商等等的实现标准”。“testharness是一个测试框架,可以用来简化和执行我们编写的W3C测试用例”。随后,Intel公司的专家张志强分别进行了题为“如何编写W3C Reftests”和“如何审核W3C测试用例”的演讲,从规范示例入手详细阐述了如何编写高质量的测试检查点和测试用例,并分析了如何让自己的测试用例更容易的通过W3C的审核,及如何审核他人提交的测试用例。“W3C规范里面的各种例子,都是测试用例的最好的参考”、“编写W3C测试用例,需要避免过长的手动的测试步骤”。
 

Test the Web Forward是由Adobe、Intel、Google、百度、微软等W3C成员在世界各地组织的系列现场极限编程活动,自2012年6月在美国旧金山举办之后,已经在北京、巴黎、悉尼、西雅图、东京、上海等城市举办过,主要围绕行业密切关注的HTML、CSS、SVG等标准进行测试。经过近1年半的发展,该活动目前已经正式成为了W3C的官方活动。
 

本文改编于InfoQ关于Test the Web Forward深圳站的活动报道,有修改和删节,原文参阅这里

更多关于Test the Web Forward深圳站的信息,请参阅:
Test the Web Forward深圳站活动主页
-W3C Blog:  Welcoming TEST THE WEB FORWARD to W3C

站内搜索

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是Web领域的国际标准化组织,致力开发开放Web标准确保Web的长期发展,实现“尽展Web无限潜能”的使命。

更多内容>>

近期活动

更多内容>>

W3Cx 开放课程

W3C技术标准

查看Web技术标准
- 所有标准
■ Web与产业融合 ■
- 汽车 | 数字出版 | Web与电信
- 娱乐与广播电视 | Web支付 | Web数据
- 物联万维网(WoT) | Web安全
■ Web For All ■
- Web无障碍 | 国际化 | 索引(A to Z)
■ 社区组与商务组 ■
- 所有社区组 | 新建社区组
■ 标准工作组 ■
- 所有标准小组 | 参与指南

更多内容>>

W3C标准翻译

欢迎您加入W3C翻译计划,了解W3C标准和文档翻译情况,帮助提供不同语言的W3C标准规范及文档的志愿者翻译及W3C授权翻译,惠及全球技术社区。

更多内容>>

贡献榜

我们通过贡献榜,感谢您积极参与W3C的标准制定及审阅工作、提供标准及技术文章的中文翻译、参与各类技术研讨会。

更多内容>>

W3C 中文开发者社区

W3C中国目前正在不断加大全球W3C工作的参与力度,并推动了一系列以了解中国行业需求、引导标准制定为主要目的的工作组(WG)、兴趣组(IG)和社区组(CG)。
Web中文兴趣组 | MiniApps工作组 | MiniApps生态社区组 | 弹幕特别任务组 | 中国信息无障碍社区组 | 中文数字出版社区组 | 数据可视化社区组 | 中文文字布局需求特别任务组

更多内容>>

会员链接

相关资源需要使用 W3C账号登录后使用

首页 | 加入工作组 | 申请W3C账号 | 最新会员消息

开发者资源

合作伙伴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航计算机学院
  • w3c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