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3C中国

W3C将于2016年10月举行Web与虚拟现实技术研讨会

web-vr-workshop2016年6月28日,W3C正式宣布将于2016年10月19-2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San Jose, CA, USA)举行 Web与虚拟现实技术研讨会(W3C Workshop on Web & Virtual Reality)。本次研讨会由W3C会员三星公司(Samsung)承办。

随着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产业界对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用户体验产生了重大期望。技术的进步也使我们可能通过现代浏览器借助开放Web平台获得这种用户体验。这将帮助Web成为创建、分发以及帮助用户获得虚拟现实应用和服务的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平台。

W3C举行Web与虚拟现实技术研讨会希望寻找Web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点,研讨会的目标包括:搭建一个该领域共享经验的平台,探讨今天的Web平台及浏览器在支持各类虚拟现实应用场景中的主要技术障碍,探索未来使Web成为虚拟现实应用的主流平台所需的技术标准化需求。

该研讨会的主题包括但不局限于:

-显示立体内容(displaying  stereoscopic content)

-检测和适配各类虚拟现实头盔显示设备(detecting & adapting to characterics of VR headsets)

-适配各类VR所需的新型输入方法(handling new input methods for VR, eg. gamepad, hand position, etc)

-VR应用的无障碍用户界面及互操作(accessibile user interfaces and interoperability considerations across VR applications)

-帮助提升信息无障碍的创新VR应用(innovative VR applications that provide novel accessiblity supports)

-3D音频(3D audio)

-3D媒体同步(3D media synchronization)

-3D场景描述(declarative 3D scenes)

-面向3D及360度全景内容的互操作格式和编码(interoperable formats and codecs for 3D and 360 contents)

-基于HTML的360度全景视频及图片显示与交互(display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360 video and images from HTML)

-基于VR技术的传统Web浏览增强技术(bringing VR as progressive enhancement to classic Web brosing) 

-3D视频捕捉及处理(3D video capture, 3D camera, and processing, eg. scene perception)

-3D/360度全景内容、实时3D内容的流式处理(streaming 3D/360 content, streaming real-time 3D content)

-高帧速率3D渲染技术(obstacles to high framerate rendering of 3D)

研讨会对社会公众开放,参会者不要求是W3C会员。欢迎您于2016年9月16日前通过提交观点文章(position statement)参与讨论,关注并参与W3C的Web与虚拟现实技术研讨会。更多信息,请参阅:

- W3C Web与虚拟现实技术研讨会:会议通知会议主页参会指南会场及会务

- 会议主要时间节点:2016年9月16日(征稿结束)、9月23日(录用通知及注册开放)、10月5日(日程发布)、10月12日(注册截止)、10月19-20日(研讨会举行)

W3C的技术研讨会是W3C获取标准需求,听取学术界和工业界声音的一种渠道。W3C研讨会通常向社会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就研讨内容提交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在线注册参与研讨会。 

W3Cx在线培训课程:HTML5(第二部分)开放注册

html5 mooc2016年6月27日,W3C启动新一轮的HTML5(第二部分)MOOC课程。该课程将关注一些高级 HTML5 特性,如 HTML5 APIs, Web构件(Web Components)、高级媒体控制、面向游戏设计和音乐应用的音频处理等。该该课程为期4周,继续由 Côte d’Azur 大学的 Michel Buffa 教授进行授课。课程与 HTML5(第一部分)HTML5概论等课程共同构成了 从W3C学习 HTML5 系列课程

欢迎点击查看课程介绍并注册参与,学习者也可以通过在线参与课程并获得课程结业证书来丰富个人简历。更多信息,请参考英文原文,或通过了解W3Cx计划进一步提升个人技能并扩展职业生涯。 

白鹭时代(Egret Technology)加入W3C

2016年6月23日,北京白鹭时代(Beijing Egret Technology)加入W3C。白鹭时代(Egret)是一家互联网技术公司,为基于HTML5的移动端游戏及其他应用开发提供可扩展的移动开发平台、云服务及解决方案。目前,Egret已经发布包括Egret Engine、Egret Runtime等14个产品及服务,并在全球有超过 40,000 名开发者,应用覆盖超过5亿移动终端设备。白鹭时代在加入W3C后,将重点关注HTML5、物联万维网(Web of Things)等的标准化工作。

随着中国IT技术的发展,W3C中国会员从2011年起进入快速增长过程。 截至目前,W3C共有422家,其中中国会员27家,详情请参见W3C全球会员列表中国会员列表。欢迎您以组织为单位加入W3C,推动Web技术的发展,并与产业界和学术研究的领先组织交换意见。 更多会员权益及如何加入信息,请参阅W3C会员指南

W3C发布HTML5.1的候选推荐标准 征集参考实现

2016年6月21日,W3C的Web平台工作组(Web Platform Working Group)发布了HTML5.1的候选推荐标准(Candidate Recommendation)。在万维网的核心语言-可扩展标记语言的第5版基础上,一些能够对应用开发提供帮助的新特性不断添加进来,引入更符合开发者使用习惯的新元素,重点关注定义清晰的、一致的准则,以确保Web应用和内容在不同用户代理(浏览器)中的互操作性。

更多信息,请参阅本文英文原文、该工作组关于如何建立常态化文档发布机制的计划以及在今年晚些时候推进 HTML 5.1 成为 W3C推荐标准(working toward an HTML 5.1 Recommendation)。关于 HTML 的后续计划,也请参阅 W3C 的相关博客文章:

W3C Blog:Working on HTML 5.1 及其中文翻译。 

W3C Blog:HTML - What's Next 及其中文翻译。 

W3C将于2016年11月举行智能描述与智能词汇表(SDSVoc)技术研讨会

2016年6月17日,W3C宣布将于2016年11月30日-12月1日在阿姆斯特丹举行智能描述与智能词汇表(W3C Workshop on Smart Descriptions & Smarter Vocabularies,SDSVoc)技术研讨会。此次会议由 CWI 承办,并得到了欧盟科研项目 VRE4EIC 的支持。

该研讨会的目标是:识别如何改进数据存储库(data repositories)与使用数据的应用(特别是Web应用,及虚拟研究环境相关应用)之间的通信机制。通常,应用程序需要简单的发现数据机制,并能够以某种方式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对数据进行各类操作,以及在多人协作环境下对数据进行讨论,修正数据,描述数据以及重新发布数据。该研讨会期望能够在W3C框架下设置新的标准工作组,致力于扩展DCAT,提出适合人和机器理解的、支持自动发现的元数据表示格式(metadata profile)。更进一步的目标是探索W3C如何更好的支持各领域的词汇表开发(vocabulary development)工作。

研讨会对社会公众开放,参会者不要求是W3C会员。欢迎您于2016年10月9日前通过提交观点文章(position statement)参与讨论,关注并参与W3C的智能描述与智能词汇表(SDSVoc)技术研讨会。更多信息,请参阅:

- W3C智能描述与智能词汇表(SDSVoc)技术研讨会:会议通知会议主页参会指南会场及会务

- 会议主要时间节点:2016年10月9日(征稿结束)、10月31日(录用通知及注册开放)、11月25日、6月27日(注册截止)、11月30-12月1日(大会)

W3C的技术研讨会是W3C获取标准需求,听取学术界和工业界声音的一种渠道。W3C研讨会通常向社会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就研讨内容提交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在线注册参与研讨会。  

2016国际开放物联技术与标准峰会暨W3C万维物联网兴趣组会议将于2016年7月11-14日在北京举行

W3C北航总部与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将于2016年7月11-14日在北京联合主办2016国际开放物联技术与标准峰会暨W3C万维物联网兴趣组会议,其中7月11日为2016国际开放物联技术与标准峰会,7月12日为Plugfest测试&互联互通展示活动7月13-14日为W3C Web of Things兴趣组面对面会议

本次峰会汇聚了国内外开放物联技术领域的众多厂商、标准化团体以及科研机构。十多位来自中国工程院、西门子、华为、W3C、Intel、莱茵集团、阿里巴巴、京东、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中国电科创新院、北京物联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机构的技术专家将与参会听众分享他们对于开放物联技术的真知灼见。

更多关于峰会内容,请见峰会主页

W3C依托英国南安普顿大学Web科学研究所(WSI)设立新的英国及爱尔兰办事处

web science institute2016年5月31日,W3C宣布其英国和爱尔兰办事处在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网络科学研究所(Web Science Institute,WSI)成立。WSI的项目联合主管 Susan Davies 将出任办事处负责人,WSI博士培养中心负责人Leslie Carr教授将出任办事处的高级顾问。作为W3C全球办事处之一,WSI作为W3C与当地相关工作的桥梁,将进一步增进W3C及其规范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惠及更广泛的群体。

WSI执行理事Dame Wendy Hall教授评论道:“WSI很荣幸能够成为W3C的全球办事处之一。南安普顿大学自1994年成立以来一直在Web社区中发挥重要作用,且于1998年正式加入W3C,其通过W3C的Web Observatory、Annotations以及Web of Things等社区组,致力于共同推动新一代Web的发展。”
 

更多信息,请参阅英文原文,W3C官方新闻稿,以及W3C全球办事处

W3C扩展互联网媒体字幕的TTML文本和图片规范 提升视频内容可访问性

2016年5月24日,W3C发布互联网媒体字幕的TTML文本和图片规范(IMSC1)的正式推荐标准,在线视频内容服务商可以通过这一技术规范更容易及低成本地为视频内容提供字幕和标签文字,提升视频内容的可访问性。
 

作为W3C时序文本标记语言(Timed Text Markup Language,TTML)的一个应用,IMSC1通过定义标准的字幕及标签的TTML文件格式,在全球范围内简化视频字幕、标签的剪辑与处理,曾获艾美奖。除了W3C TTML工作组更新了TTML2工作草案之外,TTML的第二版添加了在IMSC1中介绍的特性以及其他改进部分,例如对东亚语言版式的支持、立体演示以及到HTML与CSS的映射等。
 

IMSC1将有望在世界各地成为视频字幕的标准与最佳实践,这有助于视频字幕标准的联合与统一,避免技术社区的进一步分裂。此外,IMSC1与常见的媒体容器格式兼容,并能够从流行的字幕格式直接转换,与现有的工作流、内容库以及字幕需求能较好的集成。
 

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或W3C官方新闻稿:英文中文

W3Cx计划在线培训课程HTML5中级教程重新开放注册

2016年5月16日,W3C宣布重新开放注册W3Cx计划HTML5教程(第一部分)MOOC在线课程,该课程主要为Web开发者提供中级Web设计基本原理等相关内容。继上个月的HTML5简介课程,此部分HTML5中级教程(第一部分)将持续6周,并由来自法国University of Côte d'Azur(UFR Sciences)的Michel Buffa教授讲授。之前的两期HTML5教程(第一部分)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全球在线学习者已突破16万人。该教程允许Web开发者与设计者通过大量的互动练习与实践任务来测试其新技能。

欢迎点击查看课程介绍,以及相关评论。更多内容请参阅英文原文

W3C与IDPF联合宣布探索合并计划

2016年5月10日,W3C与IDPF在美国芝加哥联合宣布旨在推进开放Web平台出版事业的机构合并意向。

Web 发明人兼W3C理事长Tim Berners-Lee爵士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2016北美图书展期间的IDPF DigiCon上与参会听众分享了题为“基于Web的出版技术:将愿景变为现实(Realizing the Vision of Publishing Technology with Web Technology)”的主题报告报告之后,Tim Berners-Lee爵士与IDPF执行董事Bill McCoy共同宣布了两个机构的合并计划。

两家机构合并程序的下一步计划 包括征集双方会员反馈意见以及草拟一份谅解备忘录。在双方会员支持的前提下,经过法务审核备忘录,并完成执行细节的解决方 案, 双方预计于2017年1月完成机构合并。IDPF所开发的EPUB技术标准工作将在W3C继续进行,新的相关标准工作将从广泛的角度改善开放Web平台对 出版的支持。详情请见 W3C 的媒体新闻通稿中文英文)。

W3C发布7份与流媒体格式及加密媒体扩展相关的工作组备忘

2016年5月10日,W3C的HTML媒体扩展工作组(HTML Media Extensions Working Group)发布了7份工作组备忘,设计流媒体格式、流媒体格式注册表及其他相关的数据格式要求:

WebM流媒体格式(WebM Stream Format): 该文档定义了一种流媒体格式,支持带有加密媒体扩展(EME)的WebM内容。

面向采用ISO通用加密('cenc')保护方案的 ISO基础媒体文件格式流媒体格式(ISO Common Encryption Protection Schema for ISO Base Media File Format Stream Format):该文档定义了一种流媒体格式,支持通过EME使用ISO通用加密保护方案的、采用ISO基础媒体文件格式的媒体内容。

加密媒体扩展流媒体注册表(Encrypted Media Extensions Stream Format Registry):该文档定义了使用加密媒体扩展(EME)的各类流媒体格式。

‘cenc’初始化数据格式('cent' Initialization Data Format):该文档定义了在加密媒体扩展(EME)中使用的‘cent’初始化数据格式。这些格式通常在面向采用ISO通用加密('cenc')保护方案的 ISO基础媒体文件格式流媒体格式中加以使用。

‘webm’初始化数据格式('webm' Initialization Data Format):该文档定义了在加密媒体扩展(EME)中使用的‘webm’初始化数据格式。这些格式通常在WebM流媒体格式中加以使用。

‘keyids’初始化数据格式('keyids' Initialization Data Format):该文档定义了在加密媒体扩展(EME)中使用的‘keyids’初始化数据格式。

加密媒体扩展初始化数据格式注册表(Encrypted Media Extensions Initialization Data Format Registry):该文档为各类加密媒体扩展定义所需要的初始化数据格式。 

更多内容,请见英文原文,及W3C的HTML媒体扩展工作组。 

 

 

W3C发布专利咨询报告 继续推进Web组件的标准制定

2016年5月10日,W3C的Web组件专利咨询组(Web Components Patent Advisory Group,PAG)发布了一份关于Web组件(Web Component)专利冲突消解的报告,按照W3C专利政策(W3C Patent Policy)的选项1,确认继续推进Web组件规范的研发工作。该专利咨询组设立于 2016年1月。

通常,在W3C中,如果某个技术标准中涉及的某项专利技术,相关专利已由持有者公开披露,是该技术标准实现中必须采用的技术(essntial),但根据W3C的 免版税条款(Royalty-Free licensing terms)无法从专利持有人处获得免费授权时,W3C将设立专利咨询组(PAG, Patent Advisory Group),解决标准中的专利问题。

更多信息,请参阅英文原文,及W3C的专利咨询组(PAG)

站内搜索

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是Web领域的国际标准化组织,致力开发开放Web标准确保Web的长期发展,实现“尽展Web无限潜能”的使命。

更多内容>>

近期活动

更多内容>>

W3Cx 开放课程

W3C技术标准

查看Web技术标准
- 所有标准
■ Web与产业融合 ■
- 汽车 | 数字出版 | Web与电信
- 娱乐与广播电视 | Web支付 | Web数据
- 物联万维网(WoT) | Web安全
■ Web For All ■
- Web无障碍 | 国际化 | 索引(A to Z)
■ 社区组与商务组 ■
- 所有社区组 | 新建社区组
■ 标准工作组 ■
- 所有标准小组 | 参与指南

更多内容>>

W3C标准翻译

欢迎您加入W3C翻译计划,了解W3C标准和文档翻译情况,帮助提供不同语言的W3C标准规范及文档的志愿者翻译及W3C授权翻译,惠及全球技术社区。

更多内容>>

贡献榜

我们通过贡献榜,感谢您积极参与W3C的标准制定及审阅工作、提供标准及技术文章的中文翻译、参与各类技术研讨会。

更多内容>>

W3C 中文开发者社区

W3C中国目前正在不断加大全球W3C工作的参与力度,并推动了一系列以了解中国行业需求、引导标准制定为主要目的的工作组(WG)、兴趣组(IG)和社区组(CG)。
Web中文兴趣组 | MiniApps工作组 | MiniApps生态社区组 | 弹幕特别任务组 | 中国信息无障碍社区组 | 中文数字出版社区组 | 数据可视化社区组 | 中文文字布局需求特别任务组

更多内容>>

会员链接

相关资源需要使用 W3C账号登录后使用

首页 | 加入工作组 | 申请W3C账号 | 最新会员消息

开发者资源

合作伙伴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航计算机学院
  • w3ctech